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不利等原因,严重的空气污染持续存在。污染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尤其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即PM2.5)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群健康并使很多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空气颗粒污染物可以引起染色体的畸变,在细胞水平上引起一系列变化,具有强烈的遗传毒性,它不仅可以使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并且还可以引起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变化传递给下一代。
最近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能够增加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从空气中鉴定出一系列的强致突变剂。SoaresSR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以导致体细胞的遗传突变,而且程度与可吸入的颗粒物浓度成正相关,而YaukCL等很早就发现生活在空气污染地区的鸟类较乡村地区的突变增加了2倍以上。
(本图选自公共网络媒体)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污染防治不利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健康,不断增加着居民的健康风险,对肺癌发病率提高的作用尤其巨大。环境健康学和卫生学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影响肺癌发病率的因子主要包括吸烟、职业环境暴露、历史性肺部疾病、遗传因素以及空气污染。关于大肆强调和实施的控烟行为和控烟结果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十五年内,我国的吸烟率相对于总人口的变化较为平稳,相对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大范围的肺部健康的影响,吸烟的影响效应的变化不大,而职业环境暴露,历史性肺部疾病及基因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对肺癌发病率的影响也只局限于特定人群,所以针对全国范围而言,环境污染治理不利导致的日渐加剧的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
兰州大学的韩啸等环境科学工作者近期在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学术期刊上撰文,报道了他们研究大气污染物中的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以直接吸入肺泡的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对男性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影响的成果:
他们以至年中国监测站点统计的男性肺癌发病率为基础数据,基于历史PM2.5暴露浓度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利用模型和插值方法预测至年全国男性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分布。首先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方法检测出年至年的肺癌发病率数据是呈非随机状态分布,空间相关性较强,即空间环境会对其分布产生影响。其次考虑到对于大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而言,其对肺癌发病率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相关研究表明滞后7到8年,即一定浓度的PM2.5持续吸入7-8年才会导致肺癌发病率的提高),所以对于肺癌发病率而言,选取当年PM2.5年均浓度和过往历史8年PM2.5年均浓度作为9个影响因子进行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前对肺癌发病率和PM2.5年均浓度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关联度较强(均大于0.5,多数为0.7至0.9之间)。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选取的模型包括岭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误差评价体系检验出最优预测模型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利用此预测模型,计算了全国个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并利用克里金插值的方法内插出全国至年的肺癌发病率分布图,考虑到新疆自治区多戈壁和沙漠,人口居住密度极低,肺癌发病率的预测在此地的无效性概率较大,所以在全国肺癌发病率分布中剔除了新疆自治区。
结果显示:男性肺癌发病率由西部逐渐向东部递增,自南向北也呈增长趋势(除远北地区),其空间分布趋势与PM2.5年均浓度分布一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肺癌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PM2.5浓度的高值区,即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区和人口分布密集区,诸如北京-天津-河北,PM2.5浓度对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影响效应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SoaresSRetal.Urbanairpollutioninducesmicronucleiinperipheralerythrocytesofmiceinvivo.EnvironRes.,92:
2.YaukCLetal.DNAfingerprintingrevealshighrateofheriablegeneticmutationinherringgullsnestinginanindustrializedurbansite.Proc.NatlAcadSciUSA.,93:
3.HanXetal.ForecastingPM2.5inducedmalelungcancermorbidityinChinausingsatelliteretrievedPM2.5andspatialanalysis.SciTotalEnviron.Jul14;-:.
doi:10./j.scitotenv..07..[Epubaheadofprint]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