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日前发布报告,臭氧成为该省今年5月份空气首要污染物。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臭氧已经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仅次于PM2.5的空气污染物,在珠三角地区更是取代PM2.5成为首要空气污染物。
臭氧污染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其治理难点在哪里?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臭氧超标形势严峻,连续3年成珠三角首要污染物
臭氧是一种蓝色、有刺激性的气体,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如果空气中臭氧浓度过高,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病变,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甚至会对皮肤、眼睛、鼻黏膜产生刺激。
“臭氧超标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排放到空气中的氮氧化物、VOCs即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超标往往发生在晴朗的天气。”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高级工程师王文美说。
《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比2015年上升2.1个百分点,我国大气环境状况继续好转。从污染成分看,PM2.5污染下降,臭氧污染比例逐渐增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当前我国臭氧超标形势严峻,并且呈现出三大特征。
——区域性污染特征显著,三大城市群成“重灾区”。2016年,全国338城市中59个城市臭氧超标,超过四分之三的超标城市位于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辽宁半岛、河南大部和陕西中部超标城市也比较集中。珠三角地区的臭氧已经超越PM2.5,连续3年成为空气超标首要污染物。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臭氧也成为仅次于PM2.5的污染物。
——浓度、超标率逐年上升。2013至2016年,74个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均值和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均为逐年下降,唯独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逐年上升。2013至2016年,74个城市平均每城市每年的臭氧超标天数增加了3天。珠三角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空气超标天数比例从2013年的31.9%上升到2016年的70.3%,翻了一倍多,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也大约比2013年翻了3倍。
——高值浓度明显增多。近4年,74个城市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在105-190μg/m3附近分布的城市个数最高,谱宽逐年变窄,低值减少,臭氧浓度分布逐渐向高值区集中。与此同时,臭氧8小时第30-95百分位呈现一致性上升趋势,且臭氧浓度年升高率随百分位增大而加快。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徐晓斌说,臭氧污染危害肯定是有,但危害到底有多大,跟污染程度以及个人实际暴露量有关。
“从全国来看,当前臭氧污染大部分处于轻度污染范围内,只有个别地方出现短时间中度污染。大家应该鍝釜鍖婚櫌娌荤櫧鐧滈鏈濂?鏃╂湡鐧界櫆椋庤兘娌绘剤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