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疫情期间的

白癜风遮盖液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877.html

原文信息

原文题目:ComparisonofairpollutantsandtheirhealtheffectsintwodevelopedregionsinChinaduringtheCOVID-19pandemic

原文作者:JunfengWang,YaliLei,YiChen,YangzhouWu,XinleiGe,FuzhenShen,JieZhang,JianhuaiYe,DongyangNie,XiuyongZhao,MindongChen

一作单位:SchoolofEngineeringandAppliedSciences,HarvardUniversity,Cambridge,MA,UnitedStates

期刊名: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

期刊月份:年6月

关键词:空气污染人为排放健康风险新冠肺炎

论文导读

在中国,特别是在京津冀(BTH)和长江三角洲(YRD)地区,经常出现由于大量人为排放和二次反应引起的空气污染。为了调查年封锁期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气溶胶演变过程,研究人员分析了年和年1月1日至4月11日对6种空气污染物(PM2.5、PM10、NO2、CO、SO2、O3)的环境监测数据,并依据健康影响构建了基于健康的空气质量指数(HAQI)判断疫情期间的污染物健康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为排放的减少,在COVID-19封锁期间发现六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要低得多。关于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差异,京津冀有更多的SO2和CO污染排放;新冠疫情期间的封锁时期CO和NO2归一化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PM2.5的增加证明了二次反应过程对PM2.5形成的主导作用。NO2浓度与PM2.5和臭氧浓度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这表明大量的NO2被氧化成硝酸盐,吸附在PM2.5颗粒物中。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总污染物的超标风险略有下降,这归因于国家封锁政策和各工业部门的减排。健康风险最大的污染物是PM2.5,其次是PM10和NO2,而其他污染物(SO2、O3和CO)可以忽略。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平均HAQI值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24.5%和18.1%。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排放量的减少这对于减轻PM2.5污染至关重要,而臭氧的控制可能更为复杂。

编者按

本研究对疫情期间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了详细描述,疫情期间的空气质量变化构成了研究人为空气污染因素的自然实验,而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差异也反映出京津冀和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差异。

关于我们

3E论文速递,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两篇能源环境经济学最新研究!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篇文章。查看以往文章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4hlianjia.com/zycf/8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