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9346374.html
首批阳康的人已返岗,身体却出现各种症状,现实情况让人担忧。
自从放开之后,我们公司的人就陆续都“阳”了。
先是我们老板,有一天感觉全身酸痛无力,他一开始以为是健身过度,后来接到一个朋友电话,说朋友的爱人阳了,我们老板才想起测一测,一测不打紧,果然阳了。
他当即就赶紧通知公司放假一天,让大家在家观察各自身体状态,同时自我隔离。
第二天回访时发现,我们做饭阿姨也“阳”了。
接着是我,还有办公室另外几位同事,公司的业务人员在外出差,没跟我们有太多接触,可是没多久,也都陆续阳了。
大概前后有20天时间,不是这个阳就是那个阳,公司处于半放假状态。
直到前几天,终于能凑齐全员了,可是却又是状况百出。
先是家里情况:
上了一天班公司商务突然接到家里电话,奶奶去世了,赶紧请假回老家。这两天听她说参加奶奶葬礼医院ICU,由于亲冠引发基础病,看样子是撑不过去了。
再是做饭阿姨请假,她的一位亲戚本身心肺就不好,再加上新冠导致血氧过低,医院没多久人就不行了。
还有一个业务员,他爱人的舅舅也因为新冠引发基础病去世,请了几天假回去帮忙。
事实上,不光是老人,很多年轻人也不可避免,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群里发的真实信息,看了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老家是农村的,但我爸长年做生意在外跑动,很少在老家待,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回来之后感慨万千,本来多人的小村子,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这次回去之后才发现,跟他同龄的老人十有八九没撑过这个冬天,那些都是他从童年时就在一起的玩伴。
就连村里仅有的一个私人卫生所,医生也在上个月去世了,现在村里医院去看。
还有就是,随着去世人员骤然增多,引发的各种费用也随之增加,让很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
农村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土葬的习俗,原来一副棺材大概元左右,最近已经卖到了一万多一副,相关的办白事用的物品也都跟着涨价,关键是小镇上储备能力有限,有钱还不见得买得到。
我爸说村上有几户人家老人去世,在镇上买不到棺材,只好花大价钱到外地买,再花钱运输回老家,几经波折家里人身心俱疲。
城市里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前几天一个朋友父亲去世,我们这里殡仪馆要排队到一个月以后,无奈之下他花大价钱找关系,找到外地一个县城的殡仪馆,才得以顺利火化。
再说身体情况:
员工正式返岗之后,每个人的身体都多多少少出现一些不同症状的后遗症。
有人跑几步就气喘吁吁,有人全身乏力胃口不佳,一进办公室就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还有一个业务人员,阳康后15天又复阳,这次复阳比第一次严重得多,打了一个星期针才免强压制,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上班。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阳到现在已经有20天时间,虽说正常上班没有任何影响,但总感觉嘴麻麻的,偶尔咳嗽伴随着胸闷,嗓子里总感觉有咳不出又咽不下的痰,稍晚一点休息就开始头疼,并且经常乏力、特别容易疲惫。
与此同时,我明显感觉到身体抵抗力比以往要低很多,特别怕冷,稍穿薄一点就感觉冷风似乎要往骨头缝里钻。
为什么今年去世的人格外多,是巧合还是新冠使然?
这个问题,专家是这样回答的:
诚然,新冠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迅速传播,但相比前两年,新冠的致死率已经相当低了,但现在的问题是,新冠像是一个导火索,又像一个放大器,把个体的问题放大并引爆,能撑得过去的人就活着,撑不过去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那么,老人去世增多,跟新冠有没有直接关系呢?事实上,我认为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饮食有关。
现在超市或菜市场卖的蔬菜食物,没有几个是没有任何添加纯绿色食品,各种化学物质充斥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到加工过程,到处都充斥着“科技与狠活”,我们很难再单纯从食物中获取所需各种营养供给。
再加上疫情影响人们收入,菜价、肉价都大幅度上涨,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饮食营养必然会受到影响,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会更差一些。
2、天气影响。
即便没有新冠,冬季也是老人去世的高发期。
因为冬天的特点就是冷和干燥,冷对老年人的刺激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诱发或加重老年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冷空气刺激甚至可以直接诱发心肌梗塞。老年人免疫力低,冷暖交替也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
3、医药紧缺。
刚刚放开那段时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用“一药难求”四个字来形容现状,医院上班,自己都买不到药,前段时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