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6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4日刊载了该报前驻北京记者鲍勃·戴维斯的文章,题为《一个外国人在北京慢跑:污染的空气与鲜活的城市生活》。全文如下。
在北京慢跑所能享受到的只有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但它确实也有不可思议的让人心动的一面。换句话说,那就是中国的生活。
首先说污染:空气污染程度由从1到的数字来标明。北京曾有过连续多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在以上的时候。按照AQI分级标准,超过就属于中度污染。但在北京,只要AQI在以下,我就出去跑步。我知道那属于中度污染,但想来不至于那么可怕。我意识到,这种想法恐怕表明我在北京待的时间太长了。
至于交通拥堵:在任何城市慢跑都有遭遇交通拥堵的风险。但北京在这方面也是傲视其他城市的。据我判断,司机对行人视而不见,即便前面有人推着婴儿车,他们也要抢过十字路口。
以下是我的对策:
1.早晨6点左右就出去跑步,这时候路上的车少。不到7点,北京是不会完全醒过来的。但这么做也有个缺点,清洁工还没有开始干活,路上的腐烂食物和各种垃圾又成了跑步的障碍。
2.逆着车流的方向跑。这样就能看到迎面开来的车子。要是有人变道抢行,我还有几分回旋余地。
3.我发现了让北京司机注意到我的办法,至少是在他们开得慢的时候。穿上像巡警那样鲜艳的背心是没用的。当看到某辆车要干蠢事时,我会赶紧高举双手,使劲前后挥舞。这跟遇到熊时要让自己看上去很高大是一个道理。趁司机迟疑的瞬间,我赶紧溜走。
所有这些麻烦都是值得的。我看到北京在我身边慢慢苏醒。我沿着一条有堤坝的河流跑步,这条河叫亮马河,污染非常严重。但在寒冷的秋季早晨6点半,我看到人们在晨泳后擦干身上的水迹。我们互相点头示意,彼此深信对方选择那种晨练项目准是疯了。
在慢跑途中,我看到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把鸟笼子挂在树上,凑在一起聊天。我还看到大妈们打太极,她们的动作缓慢优雅,仿佛已经脱离尘世。
我特别喜欢看到中国人在路上一边后退着走路,一边敲打自己的肩膀,他们认为这种动作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一年秋天,我看到两个中国人成一定角度倒退着走路。如果他们一直走下去,肯定会撞到一起。但眼看就要撞上时,其中一位发现了另一位,放慢了速度。后来两人竟然开始一起倒退着走。我琢磨着,看到此情此景,两片肺叶受点伤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