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据调查,中国儿童性早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医院诊断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两年性早熟病人大约比10年前增加了几倍。
作为家长,你对儿童性早熟了解多少?
1很多家长知道吃炸鸡汉堡、反季节蔬菜水果这些食品会促进孩子性早熟,但可能不曾意识到改善食欲、补脑健脑的保健品,很多都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上升,从而导致儿童性早熟。
2其次,家长之间当着孩子的面说订娃娃亲或将孩子嫁给谁一类的话题,会对儿童性萌动和性意识的觉醒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避孕药和化妆品也会导致性早熟。
3另外,环境污染也是一个诱因,现在社会的工业污染增多,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可能会诱发性早熟。
4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
性早熟的误区和影响
5有些性早熟是由于体内出现肿瘤,这些肿瘤能分泌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有时候在肿瘤还较小时,它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已经很大,足以引起性发育,所以有性早熟的患儿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及早进行诊治。
6特发性性早熟儿童受体内性激素影响,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生长早期停止,致使最终的成人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儿童身高。
7性早熟儿童虽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心理障碍,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者甚至影响读书学习。
8性行为提前。性早熟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极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差,容易导致其性行为提前,从而引发怀孕和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9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10有的家长误以为“23岁还可以蹿一蹿”。性早熟的儿童,早期身体发育较同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快,早期身材显得高大。多数家长甚至盲目乐观,殊不知由于过早的性发育,大量的性激素也同时促进了骨骺过早地融合,使后期身高增长变得比同龄、同性别正常发育的儿童慢,至成年时反而大都矮于正常人。
家长应注意如下方面
性早熟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检测、b超、骨龄评估等。药物治疗上,轻度性早熟可采用中成药治疗;中度以上及真性性早熟则需在医生指导下用孕激素、促性腺释放激素类药品治疗。儿童性早熟重在预防。
1、避免摄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及药物。对平时健康(健康食品)的孩子,不必另加滋补品。平时体弱多病、厌食、盗汗的孩子,可选择适当的补品,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此外,孕妇(孕妇食品)及乳母不要用含性激素的补品及护肤品。应将避孕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服。
2、适当控制饮食,尤其要避免含油脂多的食品,少吃甜食,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营养(营养食品)过剩,脂肪过多,易促进性发育。
3、增强体育活动,同时在夏季注意减少紫外线的照射,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促进性发育。
4、避免各种传媒的不良影响,不给儿童看爱情小说、杂志、影片,更不要看黄色的影视片。
喜欢我们就多一个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