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蔬菜水果,都是打激素催熟的”
“豆浆有激素,喝多了容易得乳腺癌”
“以前鸡要长3、4个月,现在吃激素只要1个多月”
激素,看上去真像个无恶不作的坏蛋!
身为你贴心的人肉辟谣机,小汤实在不忍心再让你和咱爹妈被这些别有用心的谣言给忽悠了!那些年“激素”背的锅,今天就让医生来给它一次性平反!
传言
“女性常喝豆浆,易得乳腺癌;
男性常喝豆浆,会变“娘”
”真相
豆浆,既呵护女人又关爱男人。大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经常食用豆制品,能降低女性乳腺癌风险和男性前列腺癌风险。
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只有药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是人体雌激素的调节器,低了调高,高了调低,不会打乱体内激素平衡。
Tips:
豆制品每天吃多少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30-50克大豆,相当于克豆腐或4杯豆浆(ml)。
传言
““速成鸡”全靠打激素
”真相
农业部已公开辟谣“速成鸡”:肉鸡40多天出笼,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
鸡长得快,全靠品种好,养育有方。所谓的激素,并不能让鸡快长大,反而可能增加死亡率。而且激素价格很贵,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正常商家才不会这么想不开。
Tips
除了激素,你或许还担心抗生素
鸡也会生病,为控制细菌感染,肉鸡养殖规定可以合理使用一些抗生素。使用量有严格要求,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并且上市前7天必须停药,这时抗生素已被代谢掉,对人体无害。
只要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经过检疫的鸡,就可以放心食用。
传言
“催熟的水果、反季蔬菜
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真相
反季蔬菜、带花的黄瓜、催熟的香蕉、无籽的葡萄……生长时确实需要用到“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能让蔬果长得更好,但不可能把孩子“催熟”。
孩子性成熟是受到人体性激素的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只针对植物有效,跟人体激素结构八竿子打不着,更无法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Tips
肥胖会增加孩子性早熟的风险,合理安排孩子饮食才是预防性早熟的关键。
传言
“蜂蜜、蜂花粉、蜂王浆含激素,
吃了对人体有害
”真相
蜂花粉中含有植物激素,但不会对人体产生作用,跟花粉中的植物精子不会让人怀孕一个道理。
蜂王浆中含有微量的动物激素,但比很多动物性食物中的激素要低得多,如牛、羊肉中的激素含量是蜂王浆的10~倍,这些极微量的激素会被人消化分解掉。
吃肉你都不怕,还怕什么蜂王浆呢?
Tips
蜂蜜含糖高,不要过量食用
蜂蜜含糖超过80%,食用应适量,不然吃多了牙齿会受伤,身材会走样。
1岁以下的婴儿不建议吃蜂蜜
1岁以下的婴儿肠道菌群很脆弱,如果不小心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蜂蜜,容易中毒。1岁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就不用担心,肠道的菌群可以抑制繁殖,不会产生毒素。
小汤说:下次再遇到传说中的“激素食物”,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我当然选择——放心吃啦!赶紧把这个喜讯告诉家人,让他们安安心~
图片来源:全景
审稿专家:王兴国
医院营养科主任
汤臣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