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深探(谈)
探析环境
(说百年,
小编一点都不骗你哦
自上世纪70年代起
我国就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今天我们不谈山水风光,
我们探一探
围绕着京津冀及周边
也不知道多少亩三分地儿
久久不能散去的雾霾
那么你不禁要发问了,什么是雾霾呢?
如果你有这样儿···的感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深陷霾伏了。既然是探雾霾,就要深探,不能只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简单的说
就是要知道
雾霾究竟搁哪儿来的?
数据怎么监测的?
我怎么知道现在有木有爆表?
不废话,直接上道具。
就是这货
据说截至年,也就是前年,已经有个监测点位,覆盖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这可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
不过
确定这么小的东西
就能测PM2.5?
何止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也都不在话下,还是实时测哦,实时懂不懂,就是你那有点风吹草动,这边都能给你显示出来。
下面一段
请根据自己专业水平
选择看或者不看
总之就是经过
长时间
大范围
高科技的监测
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年11月环保部组建了京津冀及周边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简称组分网),覆盖2市3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20个城市,构建了集23个手工监测点、13个在线监测点、8个快速源解析监测点、32个气溶胶激光雷达监测点、1台激光雷达走航车于一体的区域多参数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对重污染发生、发展、消退过程的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与来源,进行实时追踪和快速解析,获取了大量数据。
京津冀地区PM2.5组分特征
1京津冀及周边区域PM2.5组分占比较高的和主要来源现已明了,出来排队了2京津冀各地因产业结构、气象条件、地形等影响因素不同,组分和来源也有差异。什么?
图小看不清楚?
北京PM2.5组分中,以机动车排放(有机碳、硝酸盐)和燃煤(有机碳、硫酸盐)为主,机动车排放贡献率约占30%左右,高于其它城市。
天津以燃煤(有机碳、硫酸盐)和机动车排放(有机碳、硝酸盐)为主,因其西南部存在涉氯工业,氯离子(Cl-)浓度偏高。
石家庄以工业燃煤(有机碳、硫酸盐)、散煤燃烧(硫酸盐、元素碳)和柴油车排放(有机碳、元素碳)为主。
大体就是
北京,车多、煤多
天津,煤多、车多
至于石家庄啥都多
车多煤多和煤多车多
有啥子区别噻
注意喽
这个老大老二的顺序
可是不能随便改变
区别老大了···
呃此老大非彼老大哦~
3采暖季前后PM2.5组分明显不同从结果看,采暖前后对比,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有机碳占比呈增加态势,燃煤排放影响进一步凸显。
就是说
采暖后有机碳增加
跟燃煤是脱不了干系的
北京市PM2.5组分中,除有机碳外,元素碳与硫酸盐占比也有所增加,硝酸盐占比明显减少,表明供热燃煤,特别是散煤燃烧排放增加。
煤中有硫
这个众所周知啊
所以碳和硫占比增加
更加坐实了燃煤的“罪证”
一方面污染源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冬季静稳天气多发,并常伴有逆温现象,使得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导致污染物越积越多,这样“讨厌的家伙”霾就会频繁出现了。
重污染过程PM2.5组分变化
据统计,年9月至12月底,京津冀地区共发生重污染过程约15次之多。
原因嘛,主要有局地污染排放、区域污染传输、局地排放与区域传输叠加,当然还少不了静静(静稳天气)这个“助纣为虐”的家伙。
为什么有种
男单(爸爸)打
女单(妈妈)打
男女混合双打
旁边还有个叫静静的家伙
在加油打气的赶脚(感觉)啊
不同的污染成因,导致每次重污染过程PM2.5组分有差异。
你爸打你
和你妈打你
效果一样吗
年12月15-21日京津冀及周边的重污染,各城市颗粒物组分变化特征。
看出什么来了吗?
还是我给你理理吧!
这个接地气了吧
再说看不懂
就是侮辱你自己的智商了!!
另外,利用一种很牛的分析方法(叫气溶胶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对北京、天津、石家庄等8个城市的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快速实时解析。
得出的结论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排放是上述城市的主要污染来源,贡献率分别占23.3%~46.6%、19.4%~29.8%、8.1%~24.8%。
总算不用小编
绞尽脑汁想
怎么能让大家看明白了
到此
小编的脑细胞已死亡99%
第一:来源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主要由工业(钢铁、水泥、电力、化工、陶瓷等产业)及燃煤、机动车排放、扬尘引起。
第二:原因进入采暖季,由于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量大,集中供暖燃煤与居民取暖散煤燃烧排放叠加,以及不利的气象条件和局地环境,导致该区域重污染频发。
第三:对策北京市应重点加强机动车、供暖期燃煤,特别是散煤燃烧污染管控;
天津市应重点加强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排放污染管控;
石家庄市应重点加强燃煤和工业排放污染管控。
小结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污染过程PM2.5成因的差异,既要严控细颗粒物的一次排放,更要重视气态污染物(可二次生成颗粒物)的协同控制,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文字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欢迎文末评论留言^_^
既可让读友看到你清新脱俗的文采
点赞过10还可以获赠职场秘籍《怎样炼成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