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吧,沙尘既是空气污染者,同时也是

今年我国今年已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3月就出现了4次。如此频繁的沙尘天气让人担忧。发生这么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是否正常呢?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介绍,今年的沙尘天气无论从强度还是传播距离来看,都不算最“厉害”的。年3月19日至22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最远抵达我国福建和台湾。年3月13日至18日的沙尘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强,造成极为严重的PM10污染,北京PM10峰值浓度超过微克/立方米。

从上游刮过来的沙尘,高度一般在米至米左右,在这样的高空,防护林阻隔的作用有限。不过,虽然对大范围风沙的阻隔力度不大,但是防护林对局地小范围风沙的阻挡还是有成效的。防护林的植被根系可以起到很好的固沙、蓄水作用,对于改善沙源地起沙条件、沙尘源面积控制都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北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效减少了沙源地面积,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但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可能出现范围广、影响大的沙尘暴天气。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可以通过人类共同努力而减少,但不会彻底消失。因为沙尘的发生离不开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只要这三个因素“齐聚”,沙尘天气便会再次出现。

沙尘既是空气“污染者”,同时也是“净化者”。因为沙尘形成的气溶胶里含钙量较高,在降落过程中吸附了大量工业烟尘或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氧化硫等物质,沉淀了空气中的杂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同样,沙尘微粒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碱性离子,可以中和工业排放至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从而对酸雨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不仅“上天入地”,细小的沙尘粒子还可以“长途旅行”飞入大海,将其中的铁、磷等养分“投喂”给海洋生物。

既然不可能完全消失,那我们就要学会科学应对。在沙尘天气高发的春季,建议大家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4hlianjia.com/jtlb/10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