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5060463.html
天气概述
周末两天,北京雨水将彻底“退场”,阳光当道,炎热感将十分明显,最高气温保持在30℃以上,大家出行需注意防晒,及时补水降温。
昨天,北京出现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3.5毫米,城区最大朝阳楼梓庄,达38.2毫米,22时前后全市降水基本结束。
具体预报
今夜晴转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3℃;明天白天多云转阴,西部北部有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31℃。明天傍晚至夜间自西向东有小到中雨伴有雷电,局地伴短时大风或冰雹,外出注意防雷避雨和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避免到山区游玩,远离河道沟谷。
未来预报
8日夜间:阴有小到中雨(伴有雷电)转多云;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3℃,山区最低气温21~23℃;最大相对湿度90%。
9日白天:多云间阴有雷阵雨;北转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0℃,山区最高气温28~30℃。
9日夜间:多云转阴;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3℃,山区最低气温20~22℃。
空气质量
今天夜间:北京地区受高空脊区控制,较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2级。
明天白天:北京地区受高空槽前偏南气流影响,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3级。
全国天气新闻
预计,8月7日至8日,西南地区东部、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四川盆地东部、贵州北部、台湾岛等地有大暴雨,台湾岛中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医疗健康指数
立秋伊始早防“燥”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该怎么应对呢?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曰:“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根据秋季的发病特点,我们必须增强防病意识,适应气候变化,努力避免秋燥伤人,防止外邪侵入。早秋气温虽高,但温差较大,昼热夜凉,需注意增减衣被,不可贪凉露卧,尽量不用空调风扇;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需注意保温,加强饮食调护,保持心态平衡。早秋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类的物品,如百合、银耳、水果、西洋参等,中晚秋多用温补食品,保持心态平衡,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更须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中风;重视适度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例如晨起锻炼健身,打太极拳,做气功,按摩迎香穴等方法,都是秋季保健的好措施,目的在于通过调动体内积极因素,达到御邪抗病。
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文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粥类,不妨试着做来尝尝: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
莲米粥: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红枣糯米粥:山药、薏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