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目前正值夏季,安徽全省的首要污染物为臭氧8小时;到了秋冬季节,PM10、PM2.5将成为首要污染物。近期,由于安徽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部分地区会出现轻度污染……打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在“空气、水质信息发布”版块,公众可以看到各地市的空气质量实时报、日报以及预报信息。
近年来,随着政府、公众对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视,空气质量预报已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目前,安徽每日对外发布16个城市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预报等级准确率均居全国前列水平。那么,空气质量具体是如何预报的?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入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重污染预报预警中心),据介绍,安徽已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地天空”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今后将实现未来7天精细化城市预报(一日两报)、未来10—15天中长期预报(一日一报)、未来45天空气质量趋势预报(一周一报)。
预报信息每日都要进行对比、分析
空气质量预报为污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出行的重要参考。因此,尽可能精准地预报尤为重要。
王含月是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班预报员,她每天到达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安徽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查看当天空气质量实况信息,并与昨天及前两天的预报内容进行对比。“基于建模时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安徽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一共有4种数值模式,当天的空气质量实况信息与哪个模式最接近?我们的预报结果是偏重了,还是偏轻?作为预报员,都要进行回顾与分析。”王含月说,通过分析,可以找出近期预报结果与实况间的差异,据此调整当天的预报结论。
4种数值模式。
目前,安徽现有77个国控空气站点,个省控站点,空气质量的小时数据、日均数据、历史数据等都纳入了安徽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王含月介绍说,作为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班预报员,她与副班预报员每天都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会商,得出未来7天的预报,“这个预报是区域性的预报,包括淮河以北、江淮之间、淮河以南,然后将区域性预报下发给对应地市的预报员。”王含月介绍说,各地市的预报员收到相应区域性预报之后,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地市空气质量预报,回传到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并上传至安徽省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平台、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空气质量实测信息。
据了解,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空气质量级别(如良、轻度污染、重度污染等),首要污染物等。空气质量实时报的范围则更广,增加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的数值等,公众可随时进行查询。
秋冬季节与长三角区域中心视频会商
“空气质量预报过程中,其实除了有空气质量相关的各项数据作为支撑,还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每日大气扩散条件、风温湿压、降水量等气象信息,并与他们进行会商。”王含月告诉记者,得到这些信息之后,预报员再结合地形地貌和区域典型空气质量变化规律等,对预报结果做出人工订正。
每年秋冬季时,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还会与气象部门加密会商频次。同时,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及苏、浙、鲁、豫各省中心进行每周一次的视频会商,就区域间的污染传输和区域联防联控进行研判。
“比如年元旦之后,受区域性的高湿小风静稳天气影响,河南、山东、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和长三角区域整体上出现了长时间的不利气象条件。”王含月介绍说,当时受到北方污染气团缓慢南移和本地累积的叠加影响,在1月2—4日、7—13日、15—19日,我省大致经历了三次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安徽省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中心组织每日环保、气象联合会商,并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开展加密会商,研判未来污染形势,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影响。
“我们提前三天准确预测重污染过程,并提醒各城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