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造成孕产妇早产的几率有多高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生殖医学空间中国最具影响力生殖健康信息传播平台

环境问题也会影响孕妇和胎儿?

国际著名的四大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美国医学会小儿科学期刊》(JAMAPediatrics),通过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多领域专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最新成果:「AssociationofLong-termExposuretoAirborneParticulateMatterof1μmorLessWithPretermBirthin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孕期暴露于亚微米颗粒物(particularmatterwithaerodynamicdiameters≤1μm,PM1)对早产发生的影响。

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共分娩万早产儿,每10个分娩的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是早产儿,中国的早产儿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早产不仅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还对健康有长期的影响,早产儿发生脑瘫、学习障碍、成年期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既往研究报道孕期的空气污染PM10、PM2.5暴露和早产有关,但是关于孕期PM1暴露对早产的影响尚无研究报道。

马旭研究员带领的联合研究团队基于—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妇幼健康大数据,建立了约万人的出生队列,并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地面监测站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推算每个孕妇暴露的PM1浓度,分析发现孕早期、中期、晚期以及整个孕期的PM1暴露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分别导致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7%、10%、4%和9%;高污染地区(PM1浓度大于52微克/立方米)与低污染地区(PM1浓度小于34微克/立方米)相比,孕产妇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36%;研究还发现孕期PM1暴露对早产的影响在年龄较大(30~50岁)、农村户口、职业为农民、孕前超重或肥胖以及秋季怀孕的孕产妇人群中更强。

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制定了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但是还没有国家或地区制定关于PM1的空气质量标准。这项研究首次为大气污染物相关标准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空气污染对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也有实用价值。

悉尼先驱晨报、雅虎新闻等17家境外新闻媒体先后转发了该研究的研究成果,并发表述评。其中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环境医学研究员LeonardoTrasande说:“我们早就知道,空气污染是早产的危险因素。这项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对更容易被吸入的小颗粒(PM1)与早产的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环境健康研究员ShruthiMahalingaiah在邮件评论中指出“孕妇应减少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比如可减少户外时间,或在外出时佩戴空气过滤口罩”。澳大利亚环境研究所研究员JamesWhelan指出:“微粒污染没有安全浓度,虽然澳大利亚的污染程度低于中国,但进一步减少颗粒污染对提高足月产和增加出生体重均具有保护性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教授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海俊教授为该论文并列通讯作者。该项研究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新闻来源: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4hlianjia.com/zbgn/8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