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船舶港口近年来发展迅猛,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持续增长,根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数据,年广西完成水路货运量3.29亿吨、货物周转量.51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1%、8.7%;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7.8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9.4万标准箱,增长40.1%;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万标箱;梧州长洲枢纽船闸全年过货量突破1.5亿吨,超过长江三峡船闸,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级大港;贵港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
一、船舶污染影响不容忽视
推动港口减排,不仅有利于协同控制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PM2.5和臭氧污染,也对保护公众健康、协同控制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有积极的意义。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数据显示,近年来港口船舶排放的SO2、HC和NOx在非道路移动源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机动车相比,年船舶排放的NOx和PM分别达到了柴油车的25.1%和84.2%。同时,港区内的作业机械、车辆、堆场、液罐等,也是港口PM、NOx、VOCs的重要排放源。船舶排放对我国PM2.5年平均贡献最高值可达5.2微克每立方米,港口船舶、港口机械等污染排放对在海岸线附近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同时相当大的内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会被影响,港口、船舶对港口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广西要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根本性转变,港口码头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工作将是我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推进船舶港口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二、广西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排放清单基础研究薄弱
广西尚未建立地方层面的船舶港口排放清单,缺乏系统、全面的船舶保有量及港口移动源机械及车辆的活动水平统计数据,无法准确获得各类船舶及港作移动源的排放清单。除沿海水域外,广西还有西江流域内河水域,对于沿海远洋船舶,国际上通常采用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计算排放情况,但对于内河船舶由于缺乏AIS数据,主要采用油耗法,难以进行精细化分析。
(二)船舶排放控制区尚未发挥实际作用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扩大我国沿海和内河水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范围,广西沿海范围12海里及西江干线纳入了排放控制区,同时国际排放控制区自年开始燃油硫含量水平已达0.1%,根据《通知》要求广西沿海排放控制区燃油硫含量水平控制在0.5%以内,国际排放控制区一般为海基线外海里的封闭区域,而广西的排放控制区仅覆盖北部湾水域海基线外12海里。
(三)船舶及港口移动源排放监管能力薄弱
年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亿吨,沿海集装箱吞吐量为万标准箱,广西沿海船舶数量多、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随着船舶排放控制区的实施,监管范围扩展到离岸12海里,现有的登船随机检测方法实际执行困难。船舶及相关港作机械及车辆排放、油品质量等涉及交通、海事、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监管能力薄弱。
(四)优惠政策滞后,岸电使用普及率低
年北部湾港、西江干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用电量持续增长,累计接电小时,用电量.8万千瓦,北部湾港共46个0吨级以上集装箱、干散货多用途码头泊位建设了38套岸电设施,内河港口码头泊位共建设69套岸电设施,船舶港口岸电设施覆盖率不断提升。但目前存在靠泊时间短、使用不便捷、具备受电设施船舶数量少、沿海船舶受电设施与岸电设施之间的通信回路障碍、岸电优惠电价等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三、广西船舶港口大气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一)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依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及北部湾港口及西江流域现场工作调研,开展广西船舶港口排放物清单编制。“十四五”期间制定《广西船舶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准确评估船舶港口污染现状,为精细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二)严格控制,减少排放。“十四五”期间逐步加严广西船舶排放控制区要求,完善新建船舶环境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在用船舶排放标准,加快老旧船舶发动机改造及淘汰更新。加强油品生产、进口、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监管。逐步加严船舶排放控制区要求,最终实现与国际船舶排放控制区接轨。扩大排放控制区范围,进一步减少船舶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并加强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三)技术支撑,科学监管。加强广西船舶及港口移动源排放监管能力建设,加快船舶及港口移动源排放监测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在重点航道利用遥测技术对船舶排放进行监管,加大监管的覆盖面积。逐步取消普通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燃料油“三油并轨”。研究开展船舶排放在线监控技术,实现船舶排放的实时远程在线监控及港口移动源大气污染物实时监测。加快港作机械及集疏运火车电气化改造,加快船舶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力度。
(四)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加强广西船舶港口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逐步扩大排放控制区范围,通过统一制定排放标准、统一编制船舶港口排放清单、统一开展空气质量监测评估、统一开展联合执法等,加强广西船舶港口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及我区航运绿色发展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