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海空气污染应急预案最快下周实施,本

经过修订的新版《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最快有望在下周发布并实施,新预案重点对启动条件、响应措施、组织实施等环节作了优化调整。

在重度污染持续了11个小时后,12月9日9时起,上海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开始“跳水”,只用了两个小时,空气质量就恢复到了良的水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此前11个小时的重度污染,是区域输送、本地污染排放、本地空气扩散条件较差等因素叠加引发的,而随着冷空气前锋南下,本市风力增大,快速“清理”掉了空气中的污染物。据预测,10日到11日白天,上海空气质量将保持在优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发布12月9日早晨称,上海市环保局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启动了Ⅳ级响应措施。然而截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稿时,无论是上海市环保局官方网站还是“上海空气质量”App,均未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这些平台所显示的近一次预警信息,还是今年12月5日6时启动的蓝色预警。对此,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的确于早晨启动了蓝色预警,但此后空气质量转好的速度与预判有一定出入,因此此次预警很快就解除了。

根据年初发布的《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蓝色预警的启动条件是经监测预测,未来一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到,然而12月9日的情况并未达到启动蓝色预警的条件。对此,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的初衷,还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启动对应程度的响应措施,确保城市的健康运转。

此外,《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已经施行了将近3年,原有一些启动预警的标准,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能很全面地应对各类空气污染过程。比如四级预警中级别最低的蓝色预警,也要在未来一天空气质量经预测为重度污染的情况下才能启动。而实际上,近年来大部分空气污染过程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有时还会出现短时严重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原有标准,就难以启动预警,响应措施也就无法跟上,无法满足公众的强烈需求。

因此,上海去年末实施了“年底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方案”,更“灵活”地启动预警,最多提前10天就要预判全市出现较为严重空气污染的情况,并在预测可能发生污染的当天起,启动相应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上海PM2.5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较3年下降了14.5%。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环保局了解到,经过修订的新版《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最快有望在下周发布并实施,新预案重点对启动条件、响应措施、组织实施等环节作了优化调整。

比如在启动条件方面,虽然保持了蓝、黄、橙、红四级的预警分级体系,但调整了预警的启动条件,并以实时PM2.5浓度监测值作为判定指标,增加了预警的提前量。据透露,蓝色预警启动的条件或将增加一个,除了未来一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在到之外,未来一天环境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且可能出现短时重污染时,也将考虑启动蓝色预警。

新的应急预案中,除了预警的启动条件更丰富和更有针对性,对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也进行了扩容。对比现行的《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发现,12月5日6时启动蓝色预警后,实际公布的对应响应措施中,多出了工业企业限产限污、停止易扬尘施工工地作业、渣土车禁行、严禁露天烧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等强制性措施。

“本周的两次蓝色预警其实已在为新的应急预案‘热身’。”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邵剑平摄图片编辑:笪曦编辑邮箱:shgcggkj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4hlianjia.com/zbgn/6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