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建设性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今年上半年已投放10个项目,完成近18亿元融资。其中包括集中供暖、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减排等绿色项目。
近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华夏银行了解到,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已投放10个项目,完成近18亿元融资。其中包括集中供暖、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减排等绿色项目。
华夏银行总行绿色金融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世界银行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提供4.6亿欧元资金,加上我们的自有资金,项目规模将超过亿元。尽管项目周期是五年半,但我们在半年内就已经投放了18个亿。我们希望加快投入,在两到三年内全部投完。”
年8月,世界银行首创的中国金融创新项目——“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已正式落户华夏银行。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采用世界银行基于结果导向型贷款方式的转贷项目,也是世行全球第一个与非政府机构合作采用该模式的转贷项目,全球第一个应用于能效领域的结果导向型贷款项目。
该项目正式生效是在去年9月份,11月份资金到位。它是世界银行在中国资金量单体最大的项目之一,项目周期可达20年。通过用世行资金和华夏银行自有资金,以较低利率水平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效、可再生能源及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该负责人告诉据观察网,他们支持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集中供暖项目、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项目、燃煤锅炉脱硫脱等项目,效果都还是不错的。比如张家口光伏发电项目、河北沧州的风力发电项目、山西怀仁县城平米的集中供热等项目。“同时我们也支持了一些节能服务公司,比如我们支持北京一家民营节能服务公司,为唐山当地钢厂做煤气节能项目,利用煤气进行发电。”
据了解,项目实施后,每年将至少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粉尘0.36万吨、二氧化硫1.69万吨、氮化物1.27万吨,并减少标煤使用量超过万吨。据该负责人介绍,“项目最终要达到减少万吨标煤的目标,我们预计会减少万吨标煤。”
近70亿项目正在审批该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收官之年,现在正好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还在积极地加大项目储备,到目前为止,已投放的是18个亿,另外还有将近70亿元项目正处在审批过程中,都将用于大气污染治理。”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程,除大气污染治理外,我们也在参与了水污染治理、固废利用、生态修复等项目,这占到了我们整个绿色金融的一半左右。”该负责人说。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开辟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
事实上,近年来,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早已开始探索绿色金融业务。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地区主要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超亿元,其中华夏银行绿色信贷贷款累计投放已达0亿元。“我们全行的绿色金融资金覆盖全国,余额已近千亿元,去年增长了13%,今年上半年增长超过了10%。”该负责人说。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及绿色金融,华夏银行也把绿色金融作为新的特色品牌来打造。去年年底,总行专门成立了一个绿色经营的专营部门——绿色金融中心。”该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支持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华夏银行专门配备了相关信贷规模和风险资产。尽管今年上半年银行资金规模很紧,但专门华夏银行拨出了几十亿的额度来支持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
关于项目收益,该负责人表示,从银行角度来讲,一方面是项目肯定要可持续,他们会选择有比较稳定收益回报的项目来投资,另一方面,也会北京中科医院曝光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