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西安垫底,榆林商洛成差生,好

2月26日上午,年陕西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公布:去年陕西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多数市(区)同比改善,13个市(区)优良天数为~天,平均优良率为66.5%。陕西省整体的空气质量似乎有所改善,但是细看各项数据,还是可以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全省13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列的次序里,咸阳、西安垫底。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这两项指标上,榆林、商洛均同比上升;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这一项,榆林、商洛同比变差。咸阳、西安垫底,在意料之中,虽然这片区域在年下了很大力气整治,但是仍然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企业和督察组玩“猫鼠游戏”,督察组格外“偏爱”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也喜欢应付检查,督察走过场、玩形式的顽疾一直存在。这些问题在年如何解决?榆林、商洛三项指标均变差,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为何如此抢眼?垫底有来由,检查疑走形式坊叔经常浏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网站上公布的“涉气违法案例”,常有意外发现,浏览多了,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在西安、咸阳这一区域,检查组几乎只检查小企业,而且检查的名目都不痛不痒,比如1月16-17日检查的第八批涉气违法案例公布的“现场发现问题详述”里提到的:工地浮土、垃圾未清理;拆迁工地未覆盖;未发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各种记录台账;能够提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但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合理性;存在秸秆焚烧现象……诸如此类的描述非常多,检查组似乎特别热衷于检查“记录台账”,而关于一些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现象少之又少。至于是否完全不存在此类排放,还是部分企业偷排偷放而检查组睁只眼闭只眼,这只有检查组和那些重污染企业自己知道了。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的“锅”,小企业背不起。以西安为例,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年全国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里,西安市收获个优良天,比年只增加了8天,重度及重度以上污染天数为29天,同比减少10天。仍然有近1个月的时间里,西安人民生活在特别压抑的重雾霾天气里。这些雾霾,多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被查的小企业台账没做好、工地未覆盖、有浮尘?似乎多整一些名目,方能体现检查之细致,多检查几家企业,方能体现工作之卖力。但是,环保结果不会陪你玩,群众对雾霾的真切感受也很难被略略略改善的数据所左右。西安、咸阳难见大企业被查。这个现象,坊叔在之前的两篇文章里已提到过:被查的以中小企业为主,污染严重的大企业未露头,比如有坊友提到的火电厂。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能源企业,存不存在污染,能不能查?看看去年底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的韩城龙门煤化工公司等三企业被通报的典型案例就可知道。西安、咸阳难道也要等到中央环保督察组拿那些偷排偷放的大企业、大国企来“开刀”吗?陕西本地的检查组可否也通报几个西安的污染严重的典型案例?“差生”:榆林“亮眼”,商洛令人意外榆林在空气污染上“出名”,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年初,榆林市榆阳区被陕西省级大气专项督察组通报: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存在四大问题。年3月9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反映“榆林市榆阳区煤场乱象监管懒政碧水蓝天堪忧”。陈国强副省长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核查此事。年1月6日,榆林市范围内遭遇今年来首次雾霾天气,而榆林市环保局网站首页的“实时空气质量状况”停留在1月6日9时,空气质量指数为36,优。被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24hlianjia.com/zbgn/10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