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年代起,由于能源危机,迫使人们改变了利用能源的习惯:房屋尽可能地封闭,以防止能量的外溢与浪费(主要是用于取暖和降温的能量)。由此带来了通风的不畅,空气交换的不足,加上空调的广泛使用,建筑装饰材料的日益高档普及,化妆品、家用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增加,导致了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建筑物综合症”(SBS)便是这一潜在问题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其特征表现为:眼、鼻、喉不适,皮肤及粘膜干燥、红斑、疲倦、头疼、皮肤骚痒、非特异性的超过敏反应、恶心、头晕等。一旦离开特定环境(某一居室或建筑办公楼)症状可相应减轻或消失。另外还有一种“与建筑物有关的疾病”(BRI),这是一种临床上可诊断的疾病,如哮喘及超过敏性肺炎。有报道说,大部分人的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老人及婴儿更长)。因此不良的室内小环境必定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也是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