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怀化)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A)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水蒸气;2.(娄底)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岳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解析:A选项,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选项,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C选项,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代表它们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选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D正确。4.(天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5.(广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用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考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达州)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解析:B选项,木炭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原因是木炭燃烧虽然会消耗掉氧气,但是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无法进入集气瓶。7.(临沂)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浓氨水中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到烧杯②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难溶于水;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读数(写出一条即可);8.(福建)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要足量)等(写一点);(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实验2(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6%,而实验2集气瓶中的氧气几乎消耗完;(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能够和氧气反应;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任意写两点);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K;考点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9.(自贡)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C)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解析: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等。10.(重庆A卷)中国主办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C)A.SO2;B.NO2;C.O2;D.PM2.5;11.(宜昌)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D)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12.(河北)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B)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3.(荆门)走绿色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下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正确的是(B)A.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B.臭氧层在距地面10km~50km的高空,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C.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减排是指减少大气污染气的排放;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毒气污染。解析:A选项,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节能减排,减排不仅是指减少大气污染气的排放,还包括减少水体、白色污染的排放,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D选项说法错误。